近日網路上的一則新聞引起一些討論。內容大概是一名媽媽在網上開價$35出讓一罐開了,並且「只食了兩次」的嬰兒奶粉。
我看了部份留言,可以歸納為三大類:
1)賣奶粉的媽媽很cheap
2)買的人不顧衛生
3)明買明賣,關你鬼事
先至聲明,我的睇法還我的睇法,並不代表絕對正確。不過從這一件事可以令我們認識自己的內心和這個社會更多。市面上一罐全新的奶粉價格大約由二百到四百元不等。如果同一個情況出現在我身上,我應該會轉贈給有需要的親友,一來因爲彼此間有基本的信任度,了解自己的衛生情況,二來$35雖然是錢,不過自己還負擔到就無謂收對方錢。我亦相信這是最為普遍人接受的一種處理。我既大方得體,對方又受惠, 一家便宜兩家着。不過,如果這只是我們「唯一」能接受的處理方法,那就代表我們日子過得非常幸福,甚至有機會(只是有機會而已)缺乏了一點同理心。
雖然最後有否成交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嘗試逆地而處問了自己兩條問題。「你猜賣的那位媽媽知不知道這樣做有機會俾人話自己cheap ,連$35都貪? 」,「你猜買的那位家長會否擔心過自己的掌上明珠有機會吃了不乾淨的奶粉,連車費都蝕埋?」我想或多或少都有考慮到吧。其實今天有很多家庭經濟上是十分拮据,一罐原價$200的奶粉最後要賣$35 ,因為怕賣得貴一點都冇人要,證明這個家庭需要這點錢。同樣地,如果有人願意博一鋪以$35買這罐開封奶粉,很大原因都是這個家庭同樣地缺乏。
我經常逛街市,逛超市買送,所以當日什麼菜每斤貴了兩蚊,豬肉每斤平了幾蚊我是瞭如指掌的。雖然我不是那種買送講價的人,但都理解那種小數怕長計,慳得一蚊得一蚊的心態。感恩香港大部份人物質都比較充裕,但仍然有一個角落的人每天只可以用$30-40買餸預備一家幾口整天的起居飲食。他們的選擇不多,就是籮底橙和賣剩蔗。難道他們知不知道這些東西可能不衛生,沒營養呢?當然知道,如果環境許可,我想他們都情願一家人吃得好一點吧。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香港就是生活艱難到一個點,「食都冇啖好食」。我們之所以說:「罐奶粉送俾我都唔食。」全因為我們還有選擇地餘地。
這件事令我再次提醒自己,要批判,要論斷別人動機不良很容易,反而能夠看到別人背後的潛在的難處和經歷,更能夠令自己成為一個貼地,有同理心的人。一念令你見到世界盡是醜惡,人就是貪婪。另一念則令你見到自己一直很幸福,外面有很多人需要幫助。
你有甚麼想法呢?留言分享下啦。歡迎轉載彼此勉勵。
————————————
請馬上點擊訂閱「超級奶爸TV」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hokeeyau
同時記得點擊🔔「通知」icon,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頻道更新通知!
爸爸們請加入我們的「超級奶爸」爸爸群組,一齊分享爸爸苦與樂,互相支持啦。
「超級奶爸」爸爸群組
Instagram: hokeeyau
#超級奶爸 #何基佑有感而發